濕式靜電除塵器是除塵系統中的核心設備,系統設計與配置專業性強,且客戶需求的個性化程度較高,一般需要為特定的應用場合進行客戶化的定制。行業內生產企業一般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訂單,根據用戶需求組織產品設計、生產、安裝及調試。生產企業主要負責設計及核心部件的生產,配套件則通過向專業生產商采購方式取得;生產企業根據訂單要求將各種核心部件和配套件組裝成產品。在這種模式下,核心部件生產在生產企業內部進行,能夠保證對技術訣竅的控制,并按照較高的質量標準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流程,產品品質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但由于產能所限,訂單承接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制約。
濕式靜電除塵器過濾元件可以由棉毛纖維、玻璃纖維或各種化學纖維經過紡織(或針刺)成濾料,再縫制成垂直懸掛的濾袋,不同場合要選用不同的濾料。在濾袋上收集到的粉塵通過周期性的機械抖動、過濾后的煙氣反吹或壓縮空氣的脈沖反吹等途徑使布袋變形而將灰清除。
煙氣能夠通過濾袋和濾料表面所形成的濾餅(濾床)是依靠濾層兩邊的壓差-這個壓差通常稱為管板壓差d.p.(有時也稱為濾床壓差)。飛灰收集中,一個特殊的參數是過濾煙速--每分種每平方米的濾布所過濾的氣量。濾床的壓差d.p.是與煙速呈線性比例關系,因此也與煙氣流量呈線性比例關系。
慣性除塵設備的性能因結構不同而異。當氣體在設備內的流速為10m/S以下時,壓力損失在200一1000Pa之間,除塵效率為50%一70%。在實際應用中,慣性除塵設備一般放在多級除塵系統的*級,用來分離顆粒較粗的粉塵。它特別適用于捕集粒徑大于10μm的干燥粉塵.而不適宜于清除粘結性粉塵和纖維性粉塵。慣性除塵設備還可以用來分離霧滴,此時要求氣體在設備內的流速以1-2m/s為宜。
生物納膜除塵設備是近年來在國外開始興起的除塵設備,運用了當今*的生物納膜技術,通過將BME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大限度的抑制物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粉塵。這類除塵技術屬于粉塵散發前除塵,相比其他的在生產后除塵,具有很大的優勢,使得在物料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夠有效地控制粉塵的散發。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都聚集成細料,終成為成品料,能增加0.5%-3%的產量,除此之外,還能有效防治PM2.5、PM10污染,符合國家有關環保及節能減排技術政策。相比濕式除塵和袋式除塵來說,生物納膜抑塵沒有水污染,制劑對環境不會產生副作用,不影響成品料品質,投入成本較低,適用于礦山、建筑、采石場、堆場、港口、火電廠、鋼鐵廠、垃圾回收處理等場所的粉塵污染治理。納膜除塵已在海外有不同的應用,目前在國內多省市也逐步開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