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廢水處理
屠宰廢水的主要來源是宰殺過程中排出的一系列廢水,廢水的主要特點是:懸浮物濃度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在宰殺過程中排出一定量的血、毛、碎骨、糞便、腸及油脂等。這些含量的廢水直接外排,影響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屠宰廠廢水治理
生豬屠宰廢水治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制品需求量的增大,屠宰場、肉聯廠的廢水排放量在工業廢水排放總量中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屠宰廢水來自牧畜、禽類的宰殺加工,是我國大的有機污染源之一。
屠宰廠廢水處理設備,據調查,屠宰廢水的排放量約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6%,其污染還有不斷加劇的趨勢。由于含有的高濃度的有機質不易降解、處理難度較大,屠宰廢水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水環境產生*污染。因此,控制屠宰廢水中COD、BOD5、SS等污染指標,對于減輕水體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廢水來源及組成
一體化屠宰廢水的處理設備,屠宰場的屠宰廢水主要來源于屠宰車間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糞的地面沖洗水;燙毛時排放的含大量畜毛的洗毛廢水;剖解車間排放的含有血液、油脂、碎肉、骨渣和腸胃內容物的廢水。
廢水中含有大量血污、油脂、毛皮、碎肉、骨渣、未消化的食物及糞便等。廢水呈褐紅色,屬中高濃度有機廢水,前處理可采用氣浮處理以去除其中的油脂、懸浮物等。屠宰廠廢水治理
有機廢水要達到一級排放標準,選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是常用、有效、運行成本低廉的工藝。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包括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兩大類。其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傳統且技術成熟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發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接觸氧化是國內部分公司自行開發的工藝,屬生物膜法的一種,其具體設計參數尚未完善,在經濟發達國家很少使用。家禽屠宰廢水的處理
兩種方法在工藝上的大差別是前者的微生物處于懸浮狀態,后者的微生物為固定狀態。后者曝氣池內需要安裝生物填料以作為生物的載體,投資較高,主要應用于小型的廢水處理站;前者則被廣泛的應用于各類廢水處理廠。
屠宰廢水處理
屠宰污水工藝主要采用隔油沉淀+氣浮+A2O+混凝沉淀的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 工藝簡單、穩定可靠,操作維修方便;
¯ 前級處理充分,耐沖擊負荷性能強;
¯ 采用物化+A2O+混凝沉淀處理,運行費用低;
¯ 系統采用可編程PLC自控系統,實現自動化運行,管理簡便。
屠宰廢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措施如下:
CODcr/BOD5的去除:通過厭氧消化、生物降解法達到去除CODcr/BOD5的目的。
SS的去除:主要通過沉淀達到去除SS的目的。
NH3-N的去除:主要通過生化時的消化及反消化作用達到去除NH3-N的目的。但由于本工程NH3-N含量相對較高,在進水水質偏高及溫度偏低時出水的NH3-N含量會略高于排放標準,此時超標部分通過化學來去除。
因此在生化池后設置混凝沉淀池,剩余的氨氮通過投加MgCl2和NaH2PO4, 生成難溶復鹽MgNH4PO4·6HzO(簡稱MAP)結晶,通過重力沉淀,使之從廢水中分離。從而終保證了出水的氨氮常年達到去除的目的。
動植物油的去除:主要通過隔油沉淀池達到去除動植物油的目的。
屠宰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