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是它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如運行啟動時間較長,需要較高的管理水平,容易產生臭味,特別是對于規模較小的工業處理工程更是如此。但是在厭氧反應中可以放棄反應時間長、控制條件要求高的甲烷發酵階段,將反應控制在酸化階段,這樣較之全過程的厭氧反應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反應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反應迅速,故水解池體積小;
(2)不需要收集產生的沼氣,簡化了結構,降低了造價,便于維護;
(3)對于污泥的降解功能*和消化池一樣,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少。
(4)油脂分子在水解酶作用下生成甘油與脂肪酸,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經水解反應后廢水中的溶解性COD增加,可生化性提高,有利于微生物對基質的攝取,在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中減少了一個重要環節,這將加速有機物的降解,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地埋式處理有機污水裝置
因此選擇水解酸化作為生化反應的預處理。為了增加污泥與廢水的接觸面積,提高酸化效果,可在水解池放置軟性填料。
營養物質平衡: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其周圍環境的廢水中吸取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類及其他某些生長索等,待處理的廢水中必須充分地含有這些物質。其中碳是構成微生物細胞的重要物質,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對碳源的需求量較大;氮是組成微生物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物質;磷用于合成核蛋白、*和其他磷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代謝和物質轉化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生活污水氮、磷含量充足,但一般工業廢水的氮和磷含量缺乏,必須另外補加相應的氮源和磷源,以保證微生物正常生長代謝。地埋式處理有機污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