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介紹: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用來處理生活中的污水的設備。小型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應用常溫厭氧發酵技術,按照“多級自流,逐級降解"的原理,建立Ⅰ級厭氧發酵——Ⅱ級兼性消化過濾的新裝置。它由厭氧發酵、兼性消化過濾、污水回流和填料等工藝組成。
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工藝流程
污水經匯集管道匯集后,經格柵去除飄浮物、懸浮物等雜質后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池設一級潛污提升泵兩臺,將污水提升入混凝沉淀池,廢水在該池內經過與藥劑混合反應,然后沉淀,上清液出水進入水解酸化池,通過厭氧和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大分子的污染物轉化或降解成小分子的物質,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能。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生物接觸池, 通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轉化為H2O、CO2 、NH3 等物質,大幅度去除廢水中COD、BOD。接觸氧化池出水進入MBR膜超濾系統進行泥水分離,消毒后出水各項污染指標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
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工藝說明
工程采用 a-o一體化污水處理構筑物,具體以甲方采購為準,本工程僅作為投資控制依據。
格柵機:去除水中的油脂及其它固體,確保一體化原水水質。
酸化調節池: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將環狀結構轉化為鏈狀結構,降低污水的色度、并進一步提高廢水的 bod/cod 比增加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接觸池和氧化池:氧化的特點是在曝氣池內設置填料,對小分子物質進行切割,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通過填料上的微生物及藻類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快速、有效的降解和去氧化池是池內設置高效生態基及曝氣系統而成。
在接觸氧化池內,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高效生態基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生態基接觸不均的缺陷。
在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氧由曝氣機供給,當生態基上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生態基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 出水流出池外。
接觸氧化池在運行初期,少量的細菌附著于生態基表面,由于細菌的繁殖逐漸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漸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機物憑借擴散作用,為微生物所利用。但當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時,氧已經無法向生物膜內層擴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細菌、厭氧菌在內層開始反之,形成厭氧層,利用死亡的好氧菌為基質,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厭氧菌。由于生態基表面所具有的這種特殊 a/o 環境使得氧化池能更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運作流程:
(1)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開啟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送到初沉池中。
(2)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然后打開風機出風閥。
(3)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內微生物的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繼續向設備輸送污水。
(4) 觀察二沉池中水流的流態,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空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5)根據需要的程度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藥劑部分溶解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6)不定期對出水的水質進行檢測,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