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市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將厭/缺氧區、好氧區、沉淀區、污泥濃縮區和消毒區組合起來,并通過對厭/缺氧區和沉淀區的結構改進,使得污水中有機污染物降解得更為充分,沉淀效果大大加強,對高濃度生活污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
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生物處理是經濟的處理工藝,生物法工作過程為:通過馴化培養而聚集的優勢微生物群體,在生長過程中利用周圍環境中的營養物質即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進行新陳代謝,達到降解污染物、凈化水質的目的。經過此階段,污水已得到較*的凈化。
生物處理工藝按生物生長狀態,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工藝中生物以菌膠團的形式懸浮于水中,通過曝氣混合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活性污泥工藝按其運行方式分為:普通曝氣池、氧化溝、SBR、A/O、A/A/O等,主要應用于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除SBR工藝外,均需設置污泥回流泵,設備較多,所以SBR工藝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中也有應用,但SBR工藝設計負荷較小,一般為0.1kgBOD5/m3?d,占地面積較大,由于潷水需要,水池深度較大,同時自動控制設備較多,一旦設備故障或運行參數發生變化,必須對整個運行程序進行調整。另外,小型污水處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藝,容易發生污泥膨脹引起污泥流失,使處理池內的污泥濃度得不到保證,從而影響處理效果。
(2)、生物膜法在處理池內設置填料,作為生物的載體,使大量生物附著生長,同時污水中又有一定濃度的懸浮生物。按其運行方式分為: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等。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一般使用于水量較小、進水濃度較低的污水處理,由于其生物濃度較低,設計負荷較小,占地面積較大,抗沖擊負荷性能較差,目前使用的已較少。
靈武市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魯盛環保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過三級反應池相互配合、綜合處理,一次性的排出干凈的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水;本發明第三反應池內安裝有污泥泵,能將第三反應池內的污泥和/或細菌通過污泥泵返還到第二反應池內進行反應及沉淀,如此循環處理,能有效縮短廢水處理時間,提高廢水處理效率;本發明第一反應池、第二反應池、第三反應池底部均設置有曝氣盤結構,高壓風機通過管道通入曝氣盤結構,第一反應池、第二反應池、第三反應池這三級反應池均采用好氧處理,增加反應池內水中的氧氣,有利于去除水中的COD,降低水中氨氮的含量,減少水中的懸浮物;
(2)設備采用的鐵碳填料可以有效降低廢水中的磷及其他重金屬,對于COD和氨氮的降解有獨到的作用;可以有效縮短廢水處理時間,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本發明采用的鐵碳填料使用穩定,不易水解;
污水處理步驟:
S1、收集生活污水,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后,調節污水的pH為6~8;
S2、預缺氧處理:將上述污水泵送至預缺氧池,水力停留時間為1~2d;
S3、厭氧處理:將工序S2的出水泵送至厭氧池,同步攪拌,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反應,水力停留時間為1~3h;
S4、缺氧處理:將工序S3的出水泵送至缺氧池,同步攪拌,使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反應,水力停留時間為1~3h;
S5、MBR膜反應處理:將工序S4的出水泵送至MBR反應池,在曝氣情況下經過微生物降解后,通過抽吸泵經膜組件過濾出水,水力停留時間為8~12h污泥停留時間為1~2d;
S6、好氧處理:將工序S5的出水泵送至好氧池,水力停留時間為6~8h,出水經消毒后排放,部分進入污泥池的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同時,在水質、水量出現超負荷狀態時,厭氧池、缺氧池、MBR反應池的部分混合液會通過潛水泵和控制閥回流到調節池。
主體工藝
1 工藝原理
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oxic/Oxic,簡稱A/O)是由厭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污水進入厭氧池后,與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淤泥中的聚磷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將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后,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鹽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環境中的吸磷量要遠遠大于其在厭氧環境中的釋磷量,因此,污水經過“厭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離作用,達到除磷目的。
2 工藝特點
采用A/O 工藝作為主體工藝的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有除磷功能、脫氮功能及減少有機物功能等,其能有效避免出現污泥膨脹現象,并且操作極其簡便。并且填料比表面積較大,池內具有良好的充氧條件,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高,再加上污泥回流,反應池內活性污泥濃度較高,因此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由于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 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能保證不大于經活性淤泥法所產生的淤泥量。并且該工藝操作十分簡單、運轉成本較低、處理效果良好、運行穩定,*可以滿足污水治理要求,保證污水能達到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