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Introduction |
EDI(electrodcionization)技術是由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有機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膜分離技術。EDI技術是國際上20世紀90年代開始獲得工業化應用的新型純水、高純水技術,是純水生產技術的一項革命性進展,目前已在電子、電力、醫藥科研及生物技術等領域得到迅速推廣,預計在今后10年內會有飛躍發展。 EDI系統主要是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隔板的水中電介質離子發生定向移動,利用交換膜對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來對水質進行提純的一種科學的水處理技術。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陽膜和隔板(甲、乙)多組交替排列,構成濃室和淡室(即陽離子可透過陽膜,陰離子可透過陰膜).淡室水中陽離子向負極遷移透過陽膜,被濃室中的陰膜截留;水中陰離子向正極方向遷移陰膜,被濃室中的陽膜截留,這樣通過淡室的水中離子數逐漸減少,成為淡水,而濃室的水中,由于濃室的陰陽離子不斷涌進,電介質離子濃度不斷升高,而成為濃水,從而達到淡化,提純,濃縮或精制的目的。
![]() | ![]() |
拋光混床的樹脂是不能再生重復使用的。拋光混床又稱一次性混床一般情況用在工藝末端,用來更進一步提高產水水質。為獲得電子、醫藥或其他行業用電導率0.055μS/cm(電阻率18.2 MΩ·cm)的理論純水,在普通混床或EDI凈水設備后,通常還裝設拋光混床進行較終的精處理。
技術參數/Technical parameter |
產水指標 | 工藝流程 | 材質 | 應用行業 |
電導率≤10μs/cm | 一級RO | 玻璃鋼+PVC/不銹鋼 | 制作行業、電鍍行業、電子行業 餐飲行業、電力行業、化工行業 |
電導率≤5μs/cm | 一級RO 二級RO | 玻璃鋼+PVC/不銹鋼 | 制作行業、電鍍行業、電子行業 餐飲行業、電力行業、化工行業 |
電導率≤2μs/cm | 二級RO | 全不銹鋼 | 制作行業、能源行業、光電行業 |
電導率≤1μs/cm 電阻率≥1MΩ·cm | 一級RO+混床 二級RO+EDI | 玻璃鋼+PVC/不銹鋼 | 電力行業、光電行業、制作行業 電鍍行業、化工行業 |
電導率≤0.067μs/cm 電阻率≥15MΩ·cm | 二級RO+EDI | 玻璃鋼+PVC/不銹鋼 | 電力行業、光電行業、能源行業 光伏行業 |
電導率≤0.055μs/cm 電阻率≥18.2MΩ·cm | 一級RO+混床+二級拋光混床 二級RO+EDI+拋光混床 | 玻璃鋼+PVC/不銹鋼 | 光電行業、能源行業、光伏行業 新材料行業 |
適用范圍/Scope of application |
制作行業: | 汽車 | 玻璃 | 鋼材 | 制作 | 紡織等 |
電力行業: | 鍋爐 | 火電 | 發電 | 冷卻 | 循環等 |
電鍍行業: | 鍍膜 | 照明 | 冷卻 | 鍍金屬 | LED燈 |
光電行業: | 光伏 | 光電 | 照明 | 新能源 | LED燈 |
電子行業: | 電器 | 芯片 | 線路板 | 單片機 | 電子原件等 |
能源行業: | 氧化 | 半導體 | 硅材料 | 多晶硅 | 金屬提取物 |
工藝流程/Technological process |
![]() | ![]() | ![]() | ![]() |
GMP純水設備 | 純水設備 | 10兆歐純水設備(EDI工藝) | 混床超純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