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合一污水處理設備(LD-AAOS系列):
國家發明,號:ZL.1,
該技術2016年通過貴州省、國家環境保護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論達到國內水平。
2016年被列入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
貴州省產品,產品企業標準在貴陽市進行備案(黔筑-577-2014)。
由綠地環保設計建設的都勻楊柳街污水處理廠(2000t/d)被貴州省列為“鄉鎮污水處理示范工程”。
該技術主要應用于鄉鎮、農村、工業園區、企事業單位、區域污水治理項目,設備規格系列有:250t/d、500 t/d、750 t/d、1000 t/d、1250 t/d、1500 t/d、2000 t/d、2500 t/d。根據水量及規劃,可進行分期建設,以達到節約投資,減少設施空置,應用范圍為250噸/天~10000噸/天的污水處理廠。
(其他技術、經濟指標后續詳細介紹)
未找到相應參數組,請于后臺屬性模板中添加
1、投資?。?/div>
主體設備噸水投資平均為1200元,其中1000型為1200元/噸水,1500型為1000元/噸水,2000型及以上為800元/噸水。
以四合一為主體的污水處理廠廠區建設投資,排放標準執行一級B的,噸水投資均價為1800~2100元;排放標準執行一級A的,噸水投資均價為2000~2300元。
2、占地少:
主體設備噸水占地面積平均為0.1平方米。廠區建設占地面積最小可達到0.3平方米/噸水,平均為0.5~0.7平方米。
3、建設周期短:
采用現場組裝,建設、調試周期為一個月以內。廠區整體建設可在三個月內完成。
4、配套設備少:
四合一的運行配套設備只有曝氣風機,其生化、沉淀段的運行*以曝氣氣體上升的剩余能量推動,內部無任何機電設備及轉動部件,其配套設備只是外部的曝氣風機。
5、能耗低:
四合一設備的運行噸水能耗為0.24kw,小于大型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技術的0.3kw能耗均值。
以四合一為主的污水處理廠綜合能耗小于0.4kw/噸水(包括提升、曝氣、脫水、消毒、照明、取暖、控制等)。
6、運行成本低:
以四合一為主的污水處理廠運行直接成本為0.35元/噸水以下(一級A標準),其中電價以0.71元/度計。
7、免維護:
由于四合一內無任何機電設備、無任何轉動部件,故障率低,達到免維護水平,其主體結構為鋼結構,內部采用環氧樹脂防腐,只需定期進行少量防腐處理。建議防腐維護周期為2年。
8、管理粗放:
四合一設備的控制只需對四個外部空氣閥門進行調整,即可完成對設備的調整。在進水條件確定情況下,可一次調整到位。管理粗放簡單。
9、控制集中化,遠程化:
可采用遠程集中控制,及手機APP監控。廠區可由1人進行職守或無人職守。管理實行巡回+應時管理制。
目前,經鄉鎮污水處理為主的小型污水處理項目主要應用技術有:A2O、氧化溝、人工濕地、PASG、生物轉盤、MBR、AO、SBR等。
其中,品牌公司以一體化設備為主的有:
綠地環保公司的以A2O+沉淀一體化的四合一污水處理設備;
綠地環保公司的以CMBR組合一體化的污水處理設備;
桑德公司的以生物轉盤+沉淀的處理工藝;
金達萊環保的以兼氧MBR為主的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設備;
以四川中天藍瑞等環保公司的PASG污水處理技術;
以及各環保公司采用的人工濕地、AO(水解酸化+接觸氧化)、SBR、氧化溝等,部分公司以平面組合的方式所生產的所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在鄉鎮、農村污水處理中,以人工濕地的投資、運行成本為,但其占地面積較大,且在無法滿足全程自流的條件下仍需部分提升(大部分存在此問題),主要缺點是濕地堵塞、冬季植物休眠所導致的出水不達標問題。對于出水水質要求不嚴,以景觀為主的項目可以采用。
以市政污水處理技術為主,采用照搬、縮減、重新排列組合的氧化溝、A2O、SBR、AO等技術的鄉鎮污水處理,由于沒有本質上的創新,其工藝本質沒有改變,配套的設備沒有減少(有些是不負責任的無備用配備的減少),由于處理規模上較小,其噸水投資及運行成本實際上遠高于市政污水處理項目的投資及運行成本。10萬-20萬噸/日的城市污水廠投資成本在1500元/噸左右,5萬噸/日的污水廠投資成本為1500-2000元/噸,1萬噸/日的投資成本為3000元/噸左右,如果日處理能力1000噸左右,噸投資成本可能達到五六千塊錢。 一個日處理能力只有4000噸的污水處理廠,要保本運行,污水處理費要遠遠超過1元/噸。
MBR污水處理技術,其中心是膜,以膜分離實現泥水的分離,以達到生化段的高污泥濃度運行,提高容積負荷。但其主要問題也集中在膜,受膜的壽命、質量、成本的影響,投資、運行成本居高不下,設備噸水投資為4000元左右。而膜的通量、堵塞、清洗等問題使其管理復雜化,膜的更換也增加了運行成本。
總磷超標是另一個主要問題:在減少排泥(甚至有說不排泥的),其總磷的超標問題是主要問題。
排泥問題:MBR技術可實現水與泥的停留時間*分離,通過活性污泥的內源呼吸而減少剩余污泥的產生量,但要做到不排泥是不可能的,進水中SS含有大量的無機泥,在集積到一定值時,必須進行排泥。
目前,鄉鎮污水處理項目主要以區域打捆投資建設為主,以達到規?;肮芾砑谢哪康?。
2011年桑德公司采用其技術對長沙縣的16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打捆建設,16個項目的總處理水量為29400t/d,執行的排放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廠區建設總投資1.15億元,管網共97公里,投資1.4億元。污水處理廠建設平均噸水投資3912元,管網建設平均每米1443.3元(以上為公開資料)。
2015年綠地環保與貴州省盤縣簽訂打捆建設該縣一期12個鄉鎮、二期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及管網的建設。一期12個鄉鎮包括平關、大海子、兩河、劉官、噠啦仙谷、盤江、羊場、淤泥、樂民、盤南園區、松河、盤北園區,12個鄉鎮污水處理的總水量為28500t/d,其中9個鄉鎮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3個鄉鎮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管網總計36公里。二期全部執行一級A標準。采用綠地環保的技術設備“四合一污水處理設備”,廠區建設總投資0.632億元,管網建設36公里總投資0.468億元,污水處理廠建設平均噸水投資2217.5元,管網建設平均每米1300元。噸水運行直接成本為0.3元。
通過對兩個代表性的項目進行對比,在沒有扣除物價、人工費用上漲的情況下,在排放標準提高的情況下,我司的技術與國內其他技術在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上的節省幅度是巨大的,如在同等排放標準情況下,建設投資只有國內其他技術建設投資的一半。
而項目的占地及建設工期,更是“四合一污水處理設備”的優勢。
至于PASG技術,水投方面已有投資建設應用,在這里不作簡述。
由于充分利用曝氣氣體的剩余能量,減少了生化段的設備配置,“四合一污水處理設備”的配置設備只有風機,其運行費用較傳統工藝有較大的下降,其噸水能耗只有0.24KW,生化段噸水處理費用主要是電費,以市政電價0.71元/度計,運行電費為0.17元/噸水。在考慮到折舊、人工費用、污泥處置等費用后,綜合成本費用約為0.3~0.35元/噸水。
盤縣響水鎮污水處理廠
都勻市楊柳街污水處理廠
福建省泉州市羅溪鎮污水處理廠
樂民污水處理廠
盤北污水處理廠
松河污水處理廠
修文扎佐污水處理廠中試項目
暫未實現,敬請期待
暫未實現,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