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主要用于鋼鐵、化工、機械、有色等行業,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對焦炭需求頗大。近年來,焦炭行業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當前,在“雙碳”目標下,焦炭行業也正在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環保在線整理了近兩年國家層面涉及焦炭行業的政策文件極其重點,以供參考。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國務院2022年1月印發
文件提出,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焦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2021年1月發布
文件認為,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伴隨著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動力轉換,焦化行業發展將呈現加快優勝劣汰、整合重組等特點。
文件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焦化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1.規范行業管理,促進產業升級,焦化生產企業全部達到《焦化行業規范條件》要求;
2.根據各地區產業布局優化調整規劃,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提高工藝流程和技術裝備水平,通過產能置換、股權置換、產權流轉和合資合作等方式實施并購重組,大幅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強強聯合高效集約化發展;
3.持全流程系統優化理念,開展清潔生產,源頭控制污染物產生,到2025年焦化廢水產生量減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產生量分別減少20%;優化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源率提高10%以上;
4.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爭取到2025年通過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審核驗收焦化企業達到50%以上;
5.完善能源管控體系,建設能源管控中心,力爭到2025年能源管控中心普及率到達50%以上;
6.提高行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統應用達到50%以上,智能制造在焦化行業有所突破。
《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國務院2021年11月印發
文件提出,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電解鋁、氧化鋁、煤化工產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規模,嚴控新增煉油產能。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國務院2021年10月印發
《方案》提出,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結構性過剩矛盾。嚴格項目準入,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鼓勵以電力、天然氣等替代煤炭。
《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國務院2021年9月印發
《意見》提出,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出臺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
《焦化行業規范條件》
工信部2020年6月印發
《條件》規范了焦化行業的工藝與設備、產品質量、環境管理的標準,提出焦化生產企業應滿足《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及地方相關政策要求,常規焦爐、半焦爐須同步配套煤氣凈化和利用設施;熱回收焦爐須同步配套熱能回收設施;鋼鐵聯合企業焦爐須同步配套干熄焦裝置和焦爐煤氣精脫硫裝置。
焦化生產企業應同步配套煤(焦)儲存、煤粉碎(篩分)、裝煤、推焦、(干)熄焦、篩焦、焦轉運、硫銨干燥等抑塵、除塵設施。干熄焦、焦爐煙囪等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污染源,要按照環保要求配套脫硫或脫硫脫硝裝置。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國家發改委2019年10月發布
根據目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副產物資源化利用、脫硫廢液資源化利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焦爐煤氣高附加值利用,荒煤氣和循環氨水等余熱回收等先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等屬于鼓勵類;獨立焦化企業未同步配套建設裝煤、推焦除塵裝置的煉焦項目、頂裝焦爐炭化室高度<6.0米、搗固焦爐炭化室高度<5.5米,100萬噸/年以下焦化項目屬于限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