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專利國際交流和轉移轉化,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專利產業化,《綠色低碳技術專利分類體系》制定發布。
定義與范圍
綠色低碳技術包括主要通過傳統能源清潔利用、節能增效、 新能源利用和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等實現減碳、零碳和負碳效 果的有關技術,不包括減污、資源循環利用等起到降碳協同效果 的綠色技術。綠色低碳技術專利,是指以綠色低碳技術為發明主題的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應當具有降低碳排放的技術效果。
結構和編碼
本分類體系為獨立的分類體系,采用線分類法,將綠色低碳 技術劃分為四級技術分支。一級技術分支包括化石能源降碳技術、 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清潔能源、儲能技術、溫室氣體捕集利用 封存等 5 個技術分支。其中,化石能源降碳技術包括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石油及天然氣清潔化等 2 個二級技術分支,下設 7 個三 級技術分支、32 個四級技術分支;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包括節 油技術、節氣技術、節電技術、能量回收利用等 4 個二級技術分 支,下設 14 個三級技術分支;清潔能源包括水能、太陽能、風 能、海洋能、地熱能、氫能,生物質能、核能等 8 個二級技術分 支,下設 22 個三級技術分支、14 個四級技術分支;儲能技術包 括機械儲能、熱儲能、電化學儲能等 3 個二級技術分支,下設 7 個三級技術分支;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包括 CO2 的捕集利用 封存、其它溫室氣體減排等 2 個二級技術分支,下設 6 個三級技 術分支、16 個四級技術分支。將上述綠色低碳技術建立與國際 專利分類的參照關系,經合并去重,共涉及國際專利分類表 8 個 部、47 個大類、108 個小類、1090 個大組、9934 個小組。
此外,文件說明:①本分類體系建立了綠色低碳技術與《國際專利分類表》 的參照關系。綠色低碳技術對應一個或多個國際專利分類,表示 該國際專利分類下專利與所述綠色低碳技術相關。②本分類體系“國際專利分類”列中“部分涉及”表示該 國際專利分類層級及以下分類號的部分專利涉及綠色低碳技術; “全部涉及”表示該國際專利分類層級及以下分類號的所有專利 都涉及綠色低碳技術。③本分類體系使用《國際專利分類表(IPC 2022)》為參照 基礎。

《綠色低碳技術專利分類體系》全文詳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