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了聯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一共15種材料,6種都涉及節能環保以及新能源領域。

超導材料——
具有超導零電阻、大電流密度,外磁場下更高的性能等特點的高性能超導材料,包括稀土鋇銅氧超導材料、“銅系"超導材料、“釔系”銅基超導材料、“鉍系”超導材料、MgBz超導材料、NbySn超導線材、超導同軸纜材等。
由于超導體沒有電阻(0電阻),沒有勵磁消耗和電樞內耗,承載電流密度大,因此具備明顯的節能效果。如超導發電機可以提高水電站、火電站和核電站的單機容量;超導電動機,比普通電動機節約大約25%的能源。曾有科學家開發出的超導體微處理器,能源效率提升了80倍之多。
超導材料具備超強的輸能和儲能能力,所以在電動汽車方面就能用來增加儲能密度,在電網方面又能大幅避免能量損失,提高電力傳輸的效率。此外,超導材料的特性也意味著,其在很多領域都能助力實現高效、節能和環保的目的。
鈣鈦礦材料——
具有鈣鈦礦結構和光電特性的一類材料,包括有機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光伏材料、全無機鹵化物鈣鈦礦量子點、鹵化物鈣鈦礦單晶等。
如果說在新能源領域哪里聽到的“鈣鈦礦”最多,想必就是光伏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以說是目前研究領域的最前沿產品,其技術變革引發了科研熱潮,并被認為可能成為能源行業“游戲規則的改變者”。據目前的研究顯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著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和應用廣泛等特點,另還具有輕薄、可彎曲的特性,只是在耐用性和穩定性上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鈣鈦礦指的不是特定材料,而是一種結構、一類物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實驗數據稱其能將光伏發電效率從3%提高到25%以上,稱得上是跨越性進展。
而更重要的是,不止在光伏領域,鈣鈦礦材料或還能助力鋼鐵行業減污降碳。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就表示,利用鈣鈦礦材料放在回收系統的反應室里,當循環系統將二氧化碳泵送到反應室,他們制作的BCNF1就能捕獲氧原子,留下一氧化碳,從而適用他們提出的碳循環系統改進方案,預計能減少8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金屬基單原子合金催化材料——
稀釋在銅等金屬基體中的異質原子組成的金屬基單原子合金,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特征,可有效調控CO2電還原,實現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統一。
單原子位點催化劑具有原子利用率最大化和活性位點孤立的特點,是近年來備受“寵愛”的研究對象,在許多催化應用中表現亮眼。可以說,現在很多領域都用到了催化技術,一般來說,在非均相催化中,提高活性組分(通常是活性金屬)的表面原子比可以直接提高催化效率。
此前,中科大研究團隊就在銅基電催化劑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制備出鉛單原子合金化的銅基電催化劑(Pb1Cu,SAAs),使 CO? 電催化還原直接制備出高純甲酸(HCOOH)溶液成為可能。據悉,該電催化劑可以實現高達 96% 法拉第效率(FE,Faraday Efficiency)的 CO?-to-HCOOH 轉化。
石墨烯——
碳原子以sp2雜化共價鍵連接形成的二維碳材料,具有優異的光、熱、力、電性質,兼具良
好的化學穩定性。包括高導電石墨烯銅基復合材料、石墨烯電極材料等。
石墨烯很多人應該都并不陌生,業界對其有很多贊譽,比如“黑金”,比如“改變21世紀的神奇材料”,比如“新材料King”。節能環保領域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石墨烯,比如號稱“8分鐘充滿80%電量”的石墨烯電池,以及用石墨烯制成的海水淡化膜,還有利用石墨烯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作用對電子垃圾進行篩選,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治理等等。
“石墨烯+環保”,用于過濾系統,用于凈化設備,用于制造石墨烯干燥設備,石墨烯泵、石墨烯脈沖集塵器等等,逐漸成為了一種“全能”材料,備受業界關注。
“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是構建新的增長引擎的重要切入點”,我國持續聚焦新材料產業發展,節能環保行業也期望從新材料端突破技術瓶頸,加深行業理解,加快技術創新,推動研究成果轉化落地,需要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