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布全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的引導性公告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引導社會資本理性投資,促進我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高質量發展,依據國務院辦公廳《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河南省“十四五”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建設規劃》和《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現將河南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的引導性公告公布如下:
一、全省危險廢物產生、利用和處置基本情況
據統計,河南省2018-2022年危險廢物產生量整體上呈增長趨勢。2018年產生221.4萬噸,2019年產生248.2萬噸,2020年產生203.68萬噸,2021年產生258.52萬噸,2022年產生312.67萬噸。
2022年,全省產生的危險廢物被利用處置的304.01萬噸(不含產廢單位暫存量),其中產廢單位自行利用處置154.22萬噸,委托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利用處置量149.79萬噸。全省跨省轉出危險廢物7.22萬噸,其中利用類危險廢物占80.5%,主要類別為鉛鉍精礦、紅渣、冶煉粉塵、冶煉硫化渣、廢釩鈦系催化劑等,主要去向是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全省跨省轉入危險廢物67.32萬噸,全部為利用類危險廢物,主要類別為煤焦油、廢鉛蓄電池、鉛膏、含油硅藻土、廢催化劑等,主要來自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和江西省。
2023年以來,全省跨省轉出危險廢物5.05萬噸,其中利用類廢物占64%,主要類別為紅渣、鉛鉍精礦、白煙塵、冶煉硫化渣、廢釩鈦系催化劑等,主要去向是陜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安徽省;跨省轉入危險廢物56.29萬噸,全部為利用類廢物,主要類別為煤焦油、廢鉛蓄電池、鉛膏、含油硅藻土、酸性廢液等,主要來自山東省、山西省、湖南省、河北省和浙江省。
二、全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情況
截至公告發布日,全省具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164家,利用、處置總能力1280.462萬噸/年,其中集中處置能力(處置方式為焚燒、填埋、物化)109.40萬噸/年、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86.8萬噸/年,利用能力1084.27萬噸/年。此外,焚燒、填埋、物化等集中處置企業10家,水泥窯協同處置企業12家,綜合利用企業142家。
總體上,我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總能力已高于危險廢物產生總量。其中,集中處置和水泥窯協同處置能力在我省豫東、豫西、豫南、豫北、豫中均有布局;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相對較強,豫東、豫南地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相對較弱。
此外,有色金屬類危險廢物、廢鉛蓄電池、廢礦物油、精(蒸)餾殘渣、鋁灰(渣)、廢催化劑、廢包裝桶等總利用能力已有較大富余。而垃圾焚燒飛灰、工業廢鹽等少數類別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能力還存在較大缺口,特別是危險廢物中“鉑鈀銠釕”等貴金屬的單質金屬提純能力不足,廢電路板的深度利用金屬提純能力不足。
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投資建議
為推動省域內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總體匹配,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建議社會資本投資重點關注下列內容:
1.鼓勵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示范和推廣,鼓勵大中型產廢單位和工業園區配套建設危險廢物自行處理設施項目,鼓勵現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提標升級改造,提升產業鏈深加工水平。
2.謹慎投資以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物化類集中處置危險廢物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廢鉛蓄電池、精(蒸)餾殘渣、廢礦物油、鋁灰(渣)、廢催化劑、廢包裝桶等綜合利用類項目,以及其他以含鉛、鋅、銅、鎳等危險廢物為原料的有色金屬冶煉項目。
特此公告。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9月7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