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批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順義區反饋督察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北京市貫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實施辦法》,北京市第五批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順義區開展了第二輪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報告經市委、市政府批準,督察組于2024年3月4日向順義區委、區政府進行反饋。反饋會由順義區區長崔小浩主持,督察組組長張功焰通報督察報告,順義區委書記龔宗元作表態發言。蘆建茹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順義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街道(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順義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圍繞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努力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順義區認真履行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全區黨建工作考核體系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將各街道(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納入每月黨(工)委書記點評會內容。
積極推動減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堅定有序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累計疏解退出329家企業,2020年以來治理違法建設1314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641萬平方米,完成量均排名全市前列。
努力擴容生態空間創造綠色生活環境。2020年以來累計完成造林面積6.2萬畝,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南彩銀杏主題公園、馬坡城市森林公園等一批特色公園和小微綠地相繼建成。
扎實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順義區PM2.5年均濃度連續4年在非生態涵養區排名第一;優良天數全市第一;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年均濃度達標,其中2個國考斷面優良率達到100%。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連續四年穩步提升。
順義區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強化調度,推動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督察組交辦的80件群眾舉報問題中,77件已辦結,3件階段性辦結;對督察組督辦、交辦問題,順義區責令整改79起;立案處罰81起,罰款337.52萬元;約談38人。
督察指出,順義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但與建設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范區功能定位相比,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殷切期盼相比,工作仍存在短板和差距,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對標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還不到位。節能降碳工作形勢嚴峻,順義區2021年能源消費總量位居全市第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量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8倍。面對能耗和碳排放壓力,區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生態環境等部門需下大力氣協同控制。
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高。2022年全區萬元GDP水耗不降反升;趙全營、李橋等8個街道(鎮)2022年超計劃取水,區水務部門用水把控不嚴、剛性約束不強。
產業提質升級和園區管理工作還需發力。9個鎮級產業園缺乏區級部門統籌指導,存在環境風險和污染問題;4個園區企業存在污染直排、治理設施損壞等問題。
區水務部門對地下水資源管理粗放,水資源保護工作落實不力。16家經營性單位長期盜采地下水;并有企業使用生活用水進行工業生產經營。
區農業農村部門對養殖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行業監督管理缺位,養殖場糞污處置不規范問題多發,環境風險問題突出。14家養殖戶未按要求納入監管臺賬,也未建設任何污染防治設施。部分養殖場未按要求開展檢測,部分企業不達標的污水外排。
區城市管理部門和相關鎮對生活垃圾日常監管存在盲區。督察發現,有企業在院內私挖滲坑,多次違規排入滲濾液;空港街道、北小營鎮等11個街道(鎮)發現29處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問題。
一些街道(鎮)和部門對第一輪市級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重視不夠,部分任務整改不徹底。非法攪拌站清理取締不徹底,張鎮、李遂鎮存在非法生產混凝土情況,生產中無防治設施;違規砂石場依然未得到有效遏制,木林等10個鎮存在18處砂石料場,違規作業,未采取防塵措施;區規劃自然資源部門牽頭統籌推進不力,砂坑修復治理任務未全面落實,存在淺層地下水污染隱患。
二是重點領域環境污染防治仍存在短板。施工工地揚塵問題普遍存在,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未充分發揮牽頭責任,區水務、園林綠化、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門未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督察組隨機抽查51個房建、水務、園林綠化、交通、市政等工程,發現27個不同程度存在揚塵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
道路揚塵問題嚴重,區城市管理部門對道路清掃保潔工作統籌監督力度不夠,區公路部門對部分道路日常清掃保潔頻率低。2020年至2022年,河黃路等36條道路月排名進入全市后30名,多條道路積塵嚴重。裸地揚塵問題突出,相關街道(鎮)動態巡查管控不夠。
水環境治理存在差距,區水務部門推動水環境治理系統性不強,日常監管不到位。2022年,4個考核斷面6次單月水質濃度超標;農村污水治理不徹底,部分區域處理能力不足,截污管線破損嚴重;順義老城區部分雨污管線仍為雨污合流,汛期影響河道水質;小微水體日常管護不及時,對入河排污口長效管理不到位。
區交通部門對汽修行業大氣污染管控不力。督察組隨機抽查50家企業,發現10家存在噴烤漆房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活性炭更換不及時等問題。
區公安部門對加油罐車違規加油問題整治清除不徹底。督察發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場、車隊大院、施工工地等場所,存在加油罐車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違規加油作業的行為。
三是一些其他生態環境問題仍需引起重視。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馬坡鎮、北石槽鎮、龍灣屯鎮均存在過期未備案的建筑垃圾暫存場仍在使用情況;區城市管理部門對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場管理不嚴,5家存在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未落實、生活垃圾長期露天堆存等現象。督察組在李橋、南彩等13個鎮共發現32處建筑垃圾隨意傾倒情況。
危險(醫療)廢物管理存在不足,區生態環境、衛生健康部門日常監督不嚴。督察發現,8家企業存在機油遺撒、危險廢物混存和未能規范處置等現象。
區園林綠化部門生態監督管理還不到位,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存在砂石料加工堆存、露天切割等違法違規問題;北小營鎮、李遂鎮、楊鎮、南彩鎮10處非法占用林地約7000平方米。
督察還發現,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風險源;部分餐飲企業未簽訂餐廚廢棄油脂收集運輸服務合同,存在廢棄油脂未規范收運現象。
督察要求,順義區委、區政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方面走在前列。要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擔當,各級黨委政府、部門要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齊抓共管、權責明晰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體系。要不斷夯實高品質平原新城綠色根基,緊盯“雙碳”目標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生態環境短板弱項。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并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順義區委、區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制定整改方案,在45個工作日內報北京市委、市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順義區委、區政府處理。
原標題:北京市第五批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順義區反饋督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