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對2023年全省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情況進行通報。合肥市以綜合得分98.6分位列全省第一,并被確定為A級。
一是抓責任落實,促進同向發力
推動將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納入市政府對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目標管理績效、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分局班子考核,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印發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方案,將該項工作納入重點任務予以調度,建立分級負責評估機制,切實做到結果有通報、等級有評定、成績有排名。加強危廢管理與行政執法銜接,將危險廢物日常監管納入“雙隨機、一公開”范圍,推動技術支撐和行政執法力量協同。
二是抓培訓幫扶,延伸為企服務
針對固危廢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相繼修訂的實際,密集開展宣傳培訓解讀,市級舉辦2個班次固體廢物管理培訓,各縣(市)區、開發區至少舉辦一次固體廢物管理專項培訓,在市局公眾號設立“小倪說固廢”專欄,已發布動畫6期。首次引入第三方技術力量,對100家重點涉廢企業開展“體檢”,既“把脈問診”又“開藥治療”。注重抓細抓常,通過遠程線上信息填報、線下“送法暖企”等活動,有效銜接危險廢物管理新舊要求。指導產廢量較大的企業謀求“無廢”發展新路徑,2023年全市共創建“無廢工廠”38家,從全流程提升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
三是抓信息應用,提升監管質效
開展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危險廢物經營情況在線填報,全市納入系統管理的涉廢單位達4700余家,2023年申報登記率和管理計劃備案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174家重點監管單位均實現貯存、利用和處置設施標志二維碼,86家單位通過安裝電子磅秤等設備實現電子標簽二維碼,并與省固廢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基于數據分析和邏輯校驗實現風險提示和預警。定期對省固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環境違法線索并立案處罰6家,有力打擊了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四是抓排查整治,強化風險防范
開展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環境安全檢查、表面處理行業、報廢汽車拆解行業和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年查處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52 起,向公安部門移送危險廢物環境污染涉刑案件2起。提升現場評估實效,實行“一季度一重點”,對評估中發現的13個問題線索依法立案查處,對2家危險廢物問題突出企業負責人開展約談。市級委托安全生產專家,現場指導26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在重要節點發布危險廢物環境安全提示8次,督促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履行污染防治和環境安全主體責任。
五是抓模式創新,優化能力結構
完善收運體系。全市已建成投用4個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轉運中心,中小微企業和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難、處置成本高問題得到解決。根據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需求,謀劃危險廢物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提升改造、鋁灰渣利用等項目,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規模達62.67萬噸/年。開展危險廢物“點對點”利用試點,2023年消納集成電路行業企業廢硫酸1.2萬余噸,不僅解決廢酸處置難、資源化利用率低的問題,也為企業節約大量運營成本。
下一步,合肥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不斷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堅決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來源:合肥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合肥市環境宣傳教育信息中心
原標題:合肥市2023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結果位列全省第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