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CEMS在線監控設備如何從安裝到試運行、調試、驗收完成整個過程?分三步走↓
一、168試運行階段
01
設備安裝完成并進行初調后穩定運行168小時。
02
CEMS連續運行168小時后,可進入調試檢測階段,如試運行過程中出現設備故障等數據異常情況,需在恢復正常后重新試運行168小時,直至試運行168小時正常后可進入72小時調試階段。
調試檢測期間,不允許計劃外的檢修和調節儀器。如果因CEMS故障、斷電等原因造成調試檢測中斷,恢復正常后,應重新開始進行72小時調試檢測。
二、72小時調試
檢測階段
01
第一天調試:
對顆粒物、氣態污染物CEMS和氧氣CMS分別進行
校準儀器零點和量程,記錄校準后的零點和量程數值,即得到第一天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初始值。
02
第二天調試:
要求與第一天的零漂跨漂測試操作間隔>24h。首先測試一次零點,數據穩定后記錄零點的數值,即得到第1個24h漂移測試的零點值;然后對設備進行零點校準,進行零點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即得到第2個24h漂移測試零點的初始值。然后進行量程標氣測試,記錄量程的數值為第1個24h量程漂移測試值,然后對設備進行量程校準,后進行量程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數值,即得到第2個24h量程的初始值。
對氣態污染物設備進行示值誤差測試
(1)通入零氣(經過濾的不含顆粒物、待測氣體的清潔干空氣或高純氮氣),調節儀器零點。
(2)通入高濃度(80%~100%的滿量程值)標準氣體,調整儀器顯示濃度值與標 準氣體濃度值一致。
(3)依次全系統通入零氣、高濃度(80%-100%滿量程值)、零氣、中濃度(50%-60%的滿量程值)、零氣、低濃度(20%-30%滿量程值)標氣進行測試,每種標氣測試記錄測試時間段、數據穩定值(數采儀內可查詢到的數值),重復測試3次,取平均值,按HJ75-2017中附錄 A 公式(A19)、(A20)計算示值誤差。
示值誤差測試完成后恢復樣氣測量后對氣態污染物進行響應時間測試,首先全程通入零氣待讀數穩定后按照相同的流量通入高濃度標氣,開始計時,觀察(氣態污染物或氧)讀數開始躍變時,記錄時間T1,繼續觀察讀數上升至標氣濃度90%的時間,記錄儀表響應時間T2,系統響應時間為T1+T2,重復測試3次,取平均值。顆粒物、氣態污染物及氧含量的零點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誤差及響應時間測試操作完成且數據在技術指標要求范圍內,開始第一天參比方法準確度比對檢測,注意氣態污染物至少檢測9組,顆粒物、溫度、流速、濕度至少檢測5組。
03
第三天調試:
要求與第二天的漂移測試操作間隔>24h。首先測試一次零點,數據穩定后記錄零點的讀數值為第2個24h零點值;然后對設備零點校準,再次零點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為第3個24h零點值。然后測試一次量程,記錄量程的讀數值為第2個24h量程漂移測試值,然后對設備進行量程校準,再次通入量程標氣,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為第3個24h量程的初始值。顆粒物、氣態污染物及氧含量的零點漂移與量程漂移測試操作完成且數據在技術指標要求范圍內,開始進行第二天參比方法準確度比對檢測,注意氣態污染物至少檢測9組,顆粒物、溫度、流速、濕度至少檢測5組。
04
第四天調試:
要求與第三天的漂移測試操作間隔>24h。首先測試一次零點,數據穩定后記錄零點的讀數值為第3個24h零點值;然后對設備零點校準,再次零點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為第4個零點的初始值。然后測試一次量程,記錄量程的讀數值為第3個24h量程漂移測試值,然后對設備量程校準,再次通入量程標氣,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為第4個量程的初始值。顆粒物、氣態污染物及氧含量的零點漂移與量程漂移測試操作完成且數據在技術指標要求范圍內,開始進行第三天參比方法準確度比對檢測,注意氣態污染物至少檢測9組,顆粒物、溫度、流速、濕度至少檢測5組。參比方法準確度測試完成后,對設備通入零點標準物質進行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和測試時間段,對設備通入量程標氣測試,數據穩定后記錄讀數和測試時間段。
說明:中止調試重新調試情況
(1)示值誤差和響應時間測試建議在第一天零漂跨漂測試完成后進行,漂移超出誤差的不要繼續調試,應中止調試,查找問題原因解決后重新開始調試。
(2)示值誤差和響應時間測試為連續3次,如3次測試中存在不滿足要求的情況,可以繼續加測1次,如滿足要求記錄說明相關情況,如有2次不滿足要求的,應中止調試,查找問題原因并解決,解決后重新調試。
如何進行顆粒物 CEMS 線性相關系數、置信區間、允許區間,流速 CMS 速度場系數及速度場系數精密度調試?
參比檢測結果出來后,需要對顆粒物的顆粒物 CEMS 線性相關系數、置信區間、允許區間或K系數進行計算,另外用每天至少5組流速參比測量數據和流速CMS測量的數據按照HJ75-2017的公式計算速度場系數,最終以速度場系數日平均值的平均值作為調試的結果。按照HJ75-2017的要求,每天至少獲得 5 個有效速度場系數,計算速度場系數日平均值。但必須報告所有的數據,包括舍去的數據。至少連續獲得 3d 的日平均值,并按照HJ75-2017公式計算速度場系數精密度。最后將速度場系數輸入到 CEMS 的數據采集處理系統。
參比檢測結果出來后,氣態污染物 CEMS 、氧氣 CMS、濕度CMS、溫度CMS 準確度按照HJ75-2017要求計算并記錄。
72h調試檢測各技術指標的調試檢測方法按HJ75-2017《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 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附錄 A進行,調試檢測結果分析和處理方法按照HJ75附錄 B 處理,調試檢測數據可參照附錄 D 格式記錄,調試檢測完成后編制調試檢測報告,報告的格式可參照附錄 E,調試檢測結果應達到表 A.3 的要求。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調試檢測的原始數據需要記錄和體現,方便調試檢測數據的核實和溯源。
72h調試報告出來后,將報告中關鍵參數設置到在線監測儀表及數據傳輸終端中,穩定運行168小時后,進入驗收階段。
三、驗收階段
01
比對驗收:
在驗收開始時,人工或自動校準儀器(顆粒物、SO2、NO、NO2、O2)零點和量程,測定和記錄初始的零點、量程讀數,待顆粒物 CEMS 準確度驗收結束,且至少距離初始零點、量程測定 6h 后再次測定(人工或自動)和記錄一次零點、量程讀數,隨后校準零點和量程,計算零點漂移、量程漂移。
現場驗收時,先做示值誤差和系統響應時間的驗收測試,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可不再繼續開展其余項目驗收。示值誤差和響應時間調試需設備進行零點、量程校準之后,期間嚴格按照HJ75測試(高標、中標、低標)順序進行測試。
參比方法與 CEMS 同步測量煙氣中氣態污染物和氧氣濃度,至少獲取 9 個數據對,每個數據對取 5-15min 均值。
采用參比方法與流速、煙溫、濕度 CMS 同步測量,至少獲取 5 個同時段測試斷面值數據對,分別計算流速、煙溫、濕度 CMS 準確度。
02
聯網驗收:
按照 HJ/T 212 的規定檢查通信協議的正確性,數據采集和處理子系統應穩定,不出現經常性的通信連接中斷、報文丟失、報文不完整等通信問題。為保證監測數據在公共數據網上傳輸的安全性,所采用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子系統應進行加密傳輸。監測數據在向監控系統傳輸的過程中,應由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直接傳輸,在連續一個月內,系統能穩定運行。
原標題:煙氣CEMS在線監控設備從安裝到試運行調試、驗收完成過程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