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2024年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封面新聞記者:去年,生態環境部啟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工作。請問目前這項工作進展情況如何?預計何時完成?三基調查對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著怎樣的意義?
張志鋒:謝謝您的提問。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生態環境部從去年開始組織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正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時期。
通過實施三基調查,能夠全面掌握我國海洋環境中各類污染物含量分布、污染來源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等,為綜合評估新時期的海洋生態環境基本狀況、變化趨勢、問題風險等提供基礎數據,同時也為制定實施中長期的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度提供決策依據。
去年以來,我們組織國家和地方的監測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等60多家單位共同參與三基調查工作,累計投入超過2200多名技術人員、動用各類調查船舶170余艘、海上的總航程數超過了9萬海里,通過這些工作完成了我國管轄海域春夏秋三個航次841個點位的海洋環境污染調查,82條入海河流、102個入海排污口等的重點入海污染源調查,和全部大陸岸線的衛星遙感調查,以及重點岸段岸灘的無人機調查等,內容非常的豐富,累計獲取各類調查樣品17萬余份、調查數據超過31萬條、各類影像資料約3.4TB。
同時,也通過一線練兵,鍛就了一支海洋生態環境調查隊伍,有效提升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綜合調查能力。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續推進三基調查的后續各項任務。一是繼續開展調查樣品的分析檢測工作,組織做好調查數據結果的綜合評價,以系統掌握新時期我國管轄海域的生態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等。二是指導督促各沿海地方深入實施283個海灣的精細化調查,以更加科學精準地把握各海灣的生態環境稟賦特征和問題風險等。三是高質量推進三基調查的成果集成,廣泛收集多種來源的數據資料,有效集成相關領域的專家智慧,奮力打造一個系統、全面、權威的海洋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研究形成一批有針對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綜合評價報告和決策支撐產品。
我們計劃到2025年,完成國家和地方三基調查的各項任務,基本摸清新時代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的“家底”,科學確定新征程上美麗中國建設在海洋生態環境領域的基線和起點,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進展順利(答問九)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