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人民政府發布《國家碳達峰試點(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方案》,要求:
到2025年,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效,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初步形成。貫徹落實《自治區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先行先試工作方案》要求,規模以上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總降幅為18%,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總降幅為2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完成自治區下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標任務。高新區產業穩步發展,培育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龍頭企業引領、骨干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
到2030年,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成效顯著,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全部達國家標桿水平,部分企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綠色低碳技術和產業化應用取得實質性突破,源頭減碳、過程低碳、末端固碳的碳減排體系全面建立。以電和低碳能源為主體的終端用能體系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融合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確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總降幅達到52%,在實現碳達峰目標的同時形成支撐經濟高速發展的碳中和能力。
按照方案,赤峰將大力實施一批新能源開發項目,規劃建設高新區“綠能島”、微電網,推動鋼鐵、化工等傳統行業進行節能改造,建設覆蓋園區重點碳排企業的碳管理平臺,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和低碳產品名錄。
同時,要求:
到2027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較2021年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在運設備能效達到節能水平,能效2級以上高效節能電機占比較2021年提高5個百分點;能效2級以上的高效節能電力變壓器占比較2021年提高超過10個百分點。
到2025年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不超過305克標準煤/千瓦時。
2030年前按照20萬噸規模進行氫冶金示范,建立中試示范項目,對大規模氫冶金的可行性進行試點,力爭每年節約CO2 13.6萬噸,同時SO2、NOx、煙粉塵排放分別減少30%、70%和80%以上。
到2025年,建設加氫站2座,推廣燃料電池重卡50臺以上;到2030年建設加氫站10座,推廣重卡300臺以上,力爭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2萬噸左右。
重點實施八大工程,推進48個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639.07億元,力爭降碳2000.9—2235.6萬噸。其中:
計劃實施補鏈強鏈延鏈重點項目12個,總投資111.97億元。
計劃實施綠電生產供應與消納重點項目13個,總投資191.44億元。
計劃實施綠氫生產供應與消納重點項目5個,總投資227.90億元。
計劃實施節能提效降本重點項目3個,總投資15.07億元。
計劃實施減污降碳循環利用重點項目6個,總投資34.63億元。
計劃實施碳捕捉循環利用重點項目1個,總投資1億元。
計劃實施能源基礎設施重點項目4個,總投資50.56億元。
計劃實施數字智能重點項目4個,總投資6.5億元。
全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