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工作部署,黑龍江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佳木斯市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督察組于2024年10月10日向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李德喜通報督察報告,市委書記叢麗作表態發言,副市長王金主持會議。督察組有關人員,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佳木斯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高質量推進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國家重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驗收任務,超額完成各項預期生態指標。積極落實污染防治重點任務,撫遠市、同江市空氣質量在全省縣級城市中分別排名第1位和第2位。全市10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0%,同比提升20個百分點。9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氨氮排放總量減少0.042萬噸,提前實現“十四五”減排目標。
督察指出,佳木斯市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樹得還不夠牢,部分領域仍存在短板弱項,一些突出環境問題亟待解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縣區和部門在責任落實上存在較大差距,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壓力傳導層層遞減,個別職能部門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黑土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地管理薄弱,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地問題突出、破壞林地案件還有發生,相關部門監督執法不到位。水環境管理存在短板,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的格局還未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推進不力,散煤污染治理和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進展緩慢,大氣環境治理工作仍需加強。部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不到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問題時有發生,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不到位,工業園區環境問題仍未徹底解決,工作措施長效化、工作機制常態化尚未完全有效建立。
督察要求,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全省綠色龍江建設大會精神,切實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要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要認真辦理群眾生態環境信訪投訴,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15個工作日內報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督察工作委員會,抄送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督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佳木斯市委書記叢麗表示,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將全面認領督察反饋問題和意見,不講條件、不打折扣落實整改要求,確保整改見底見效。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強化政治自覺,以最堅決的態度扛起整改責任,把督察整改作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行動,高標準、高質量整改督察組反饋的各類問題。要堅持動真碰硬,以最有力的舉措落實整改任務,認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實施清單化管理、專班式推進,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要加強組織領導,以最有效的機制確保整改成效,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在加強保護修復、深化污染防治、促進綠色轉型、完善治理體系上持續用力,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美麗佳木斯,切實將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果轉化為高質量振興發展的實際成效。
反饋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佳木斯市各縣(市、區)設分會場。
來源|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
監制|姜迪 責編|付文宇 多琳娜
原標題:省級督察丨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佳木斯市反饋督察情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