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法分子冒用“資環集團”等名義,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騙子才是這個世界上嗅覺最敏銳的那群人。這不,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才剛剛一個月,就被人假冒了。11月21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發布《關于不法分子冒用“資環集團”等名義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嚴正聲明》,提醒廣大群眾加強風險防范意識,防止被騙。
原來,近期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陸續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不法分子以該集團“資環集團”“資環中心”等名義開發“注冊平臺”、客戶端APP,散布“發放原始股”等不實信息,誘導群眾在平臺注冊、投資,涉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
對此,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鄭重聲明,該集團從未以“資環集團”“資環中心”等名義對外開展有關發放原始股、提現原始股權收益等金融業務。不法分子冒用該集團“資環集團”“資環中心”等名義作出的承諾、發放的電子證書,均與我集團無任何關聯。同時,中資源循環集團對未經允許擅自使用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名義,實施侵犯我集團合法權益的非法行為,將堅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該集團鄭重警告正在冒用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名義進行違法活動的任何組織和個人,立即停止一切非法行為。
在此,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請廣大群眾加強風險防范意識,開展金融類投資請到正規金融類機構辦理,防止個人財產遭受損失。
“環保圈”在網絡上搜索“資環集團”“資環中心”“發放原始股”等字樣,還真的發現有這樣的廣告。內容顯示,只要參與注冊資環集團,即可瓜分10億現金獎勵,前10萬名額可瓜分領取現金10000元、原始股權1000股等。
2 示范效應顯著,環保企業紛紛布局資源循環利用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被假冒,也算是一個“反向指標”,體現了這家公司、這個領域當下的火熱。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成為國內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首家央企,甫一成立就引發巨大關注。不同于上文提到的騙局,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在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正向引導作用。很快,就有多家企業紛紛官宣要進軍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比如,10月21日,僑銀股份宣布,與開封市城鄉振興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就開封市北美靜脈產業園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這標志著僑銀股份布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邁出重要一步。開封市北美靜脈產業園項目,合同預估總金額約4.97億元,合同運營期13年,運營內容包括根據項目所在區域實際市場情況,建設運營資源回收分揀體系,助推龍亭區無廢城市建設、提高資源利用率。具體業態則為廢紙廢塑料回收分揀、廢金屬
廢玻璃回收分揀、廢棄織物回收分揀、泡沫易拉罐等回收打包等。
未來,雙方將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部署,共同打造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靜脈產業示范園區,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建設。僑銀股份表示,簽約儀式的順利舉行,標志著開封市北美靜脈產業園項目的正式啟用投運。而對僑銀股份而言,這更是布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公司持續完善自身全域治理相關產業鏈具有積極意義,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最新消息,11月14日,企查查信息已經顯示開封僑銀資源循環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5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廢棄碳纖維復合材料處理裝備銷售;碳纖維再生利用技術研發等。作為環衛行業的領軍企業,僑銀股份向來以善于把握政策節奏著稱,其經典案例包括將名稱由“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為“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準確踩中了“城市大管家”的風口。這一次,在進軍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上,僑銀股份再次展示了他們敏銳的嗅覺。
3 定位中國資源循環產業領軍企業,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除了僑銀股份,危廢龍頭東江環保也把目光瞄向了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11月5日,東江環保接受機構調研,廣東省國資委、深圳證券交易所、廣東上市公司協會、廣晟控股集團參與。根據東江環保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調研過程中,有投資者提問,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是什么?對此,東江環保表示,公司下一步的定位為中國資源循環產業領軍企業及優秀的綜合環境服務商。這方面,他們的總體思路是:緊貼國家戰略,抓住“綠色化”主線,積極發展資源循環產業與綜合環境服務產業,調整優化廢物處置與資源化產業。
具體來講,又分為3個方面:
資源循環產業鏈:打造領先的中國資源循環產業服務商,打造綠色分揀中心,開展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平臺運營,參與區域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構建。積極試點布局廢
有色金屬循環利用,新型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前景較好且自身可為的細分領域。
綜合環境服務產業鏈:打造一流的一站式綜合環境服務商。以環保慧診服務為窗口,堅持輕資產模式,通過業務合作,開展環保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多樣化第三方環境綜合服務,重點加強碳資產的認證與配額服務,推動業務數字化發展,推進數據資產入表,穩步開展環保工程設計、建設服務。
廢物處置與資源化產業鏈:打造綠色轉型提升標桿。轉型重塑工業危廢無害化業務,優化提升廢物資源化、稀貴金屬回收利用資源化業務,推進產品高端化、差異化,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盤活閑置資產,提升運營效率。
東江環保表示,公司主業危廢無害化處置、資源化業務以及稀貴金屬回收業務本身就是資源循環的重要環節,公司通過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行業技術研發創新及設備升級等,不斷推動行業技術及效率提升,為資源循環經濟發展添磚加瓦。同時,公司目前還在拓展在資源循環其他領域的項目試水與合作,包括打造綠色分揀中心,開展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平臺運營等,力爭逐步打造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
在近日舉行的“綠美廣東·共建共享”研討會上,東江環保企業管理部部長羅軼也表示,東江環保正緊密結合公司現狀與市場情況,圍繞重塑存量工業廢物循環利用產業鏈、打造資源循環產業鏈、構建綜合環境服務產業鏈的“三大產業鏈”,規劃公司發展布局。“我們要從無害化處置轉到資源化處置的路徑上來”,在打造資源循環產業鏈方面,東江環保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助力解決行業不規范問題,包括打造綠色分揀中心,開展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平臺運營等,力爭逐步打造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
總體來看,東江環保已經把資源循環利用定位為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目標瞄準“中國資源循環產業領軍企業”,率先轉型資源循環利用市場。
4 到2025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年產值要達到5萬億元
僑銀股份與東江環保,為何紛紛進軍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與國家政策導向有關。早在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就釋放出利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信號。《意見》指出,要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分領域、分區域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引領帶動力強的行業骨干企業。
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年產值要達到5萬億元。
到了3月,國務院又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包括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等舉措。
7月,發改委與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推廣資源循環型生產模式,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根據這份文件,到2030年,我國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除了國家層面,今年以來,廣東、山西、四川、河南、江蘇、天津、山東、福建等省市也相繼發布了《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實施方案》。其中不僅提到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高循環經濟發展質量,還都強調“要加快培育行業骨干企業”。例如,江蘇省就提出,到2027年要布局培育100家以上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和骨干企業。
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這是國內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首家央企。注冊資本100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專門從事資源循環利用,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的重要任務。
10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所作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會議指出,要聚焦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全國性、功能性平臺作用,結合行業發展情況,搭建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資源循環再利用產業集團。
原標題: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被人假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