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國能建廣東院牽頭EPC總承包建設的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場場址標段二工程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成投產。
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由廣西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A場址總裝機規模為700兆瓦,是廣西首個下海測風、首個核準、首個開工、首個并網發電、首個全容量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
其中,標段二289兆瓦項目由廣東院與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EPC總承包建設,共安裝34臺海上風力
發電機;標段一416.5兆瓦項目由中國能建廣西院聯合總承包建設,共安裝49臺海上
風力發電機組,并已于9月24日全容量并網發電。
項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0.6億千瓦時,滿足超過7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量,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164萬噸,其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示范效益顯著,賦能廣西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全力攻克嵌巖難題!
與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需要結構復雜的基礎來連接海床。項目所在的北部灣海域地質構造為典型的巖基海床,巖石硬度高,需全部采用嵌巖風機基礎,是國內建設難度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
廣東院團隊在對每個樁位的地質情況進行精細勘察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論證研究,提出了三樁導管架全嵌巖基礎設計方案。
“我們做到了‘一樁一勘察、一樁一設計’,并結合鉆進過程中的地質變化,實時優化樁基設計參數,有效保障了鉆孔進尺速度和成孔質量。”項目經理劉云福表示。
為保證嵌巖施工順利進行,聯合體雙方組建了技術攻堅團隊,創新采用懸掛式植樁方式,確保鋼管樁位置精度和樁身垂直度;創新采用大噸位沖擊鉆和淡水造漿工藝,提高鉆孔工效;創新鋼管樁海上灌漿前移至工廠灌漿,節省施工窗口期。
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確保了全部嵌巖鉆孔施工一次性、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為項目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研發海纜敷設利器!
常規的海纜敷設往往采用高壓水力噴射犁沖溝敷埋的方式,但由于項目場址的淺埋基巖地質特點,海纜埋深不足成為了敷設過程中的最大難題。
為此,項目團隊創新研發了機械鉸刀式埋設犁,首創鉸刀成槽等施工工藝,可破碎堅硬的巖石,并將海纜深埋至巖石海床溝槽內,確保其在復雜的海洋環境中安全運行。
項目標段二自2024年1月開展風機基礎鋼結構制作,至2024年12月全容量并網,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全容量并網”目標,為國內海上風電嵌巖場址建設提供了扎實的“能建方案”。
編輯:梁 灝
校審:儲信艷
來源:中國能建廣東院
原標題:投產!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