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產業作為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環保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本欄目將聚焦生態環保產業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傳推廣科技創新成果,及時發布環境技術進步獎項,全面介紹行業內的實用技術裝備和示范工程,引導行業持續創新,加快數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賦能,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
2023-J-36
申報單位
廣東省廣業檢驗檢測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廣業檢測有限公司
廣州市建邦建材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一、技術簡介
適用范圍
該技術適用于加氣混凝土制品行業生產,可消納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主要面向礦山開采后的高硅質尾礦砂、脫硫石膏、陶瓷拋光渣及電廠粉煤灰等大宗工業固廢的建材資源化,其中高硅質尾礦要求SiO2含量≥85%,其余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無性能要求,固廢摻加量可達到73%以上。
技術原理
硅鈣反應生成的各種水化硅酸鈣產物對蒸壓加氣混凝土強度起決定性作用,而硅鈣反應中活性SiO2的主要來源為磨細砂,磨細砂的活性較低,限制了硅鈣反應的進行。通過引入助磨劑、激發劑,提高磨細砂的活性,使硅鈣反應更加充分;同時通過優化工藝參數,提高托勃莫來石晶相的數量、改善托勃莫來石的結晶度,進而大幅提高蒸壓加氣混凝土的強度。摻加陶瓷拋光廢渣、石英尾礦砂代替河砂原材料,在資源綜合利用的同時,調節加氣混凝土料漿的稠化性能,同時結合穩泡劑、減水劑,獲得孔徑合理、孔分布均勻、閉孔結構較多的坯體,從而大幅降低制品的導熱系數、提高制品的力學性能。
工藝路線
原料制備→鋼筋網籠制備→配料澆注→靜養、翻轉、切割→入釜與釜前預養→出釜、成品分掰打包
應用效果
利用本技術生產出的高性能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板材,產品質量優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T 11968)和《蒸壓加氣混凝土板》(GB/T 15762)標準要求,各種板材可廣泛應用于裝配式建筑。同時石英尾礦砂、脫硫石膏、粉煤灰和陶瓷拋光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摻量達到73%,可消納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對減少天然資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且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研發背景
廣東省作為經濟大省,也是玻璃陶瓷等建筑材料重要生產基地,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也占用稀缺的土地資源。粉煤灰主要路徑是將其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生產,但尾礦砂及陶瓷拋光渣主要是堆填,浪費了寶貴的資源,無法產生更高的附加值。為此本項目結合近年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需求,提出了將大宗固體廢棄物應用于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的思路,重點致力于解決固廢用于裝配式部品部件的適應性問題、二次污染問題、關鍵性能指標及較佳摻量確定,開展了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化生產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形成了系列的研究成果,相關的科技成果被用于工業生產,成功使用了以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了高質量的裝配式部品部件,相關產品也達到了綠色建材的標準要求,被大量應用于裝配式建筑之中,為大宗工業固廢的消納做出了一定貢獻。
技術特點
1、采用石英尾礦砂替代天然河砂,摻加陶瓷拋光渣和脫硫石膏,減少天然資源的消耗,工業固廢摻量可達73%,制備出的高性能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和混凝土板質量遠高于相關標準要求;結合低碳節能技術,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遠低于加氣混凝土單位產品綜合能耗1級要求。
2、本技術生產的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和混凝土板性能優異,具有質輕、安裝速度快、空鼓開裂少、隔聲隔熱性能好等諸多優點,同時該項目填補了廣東省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材的技術空白,為裝配式建筑行業提供了新型建筑材料,為墻材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墻體材料高質量發展。
二、典型應用案例
案例名稱
廣州市建邦建材有限公司年產3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材與高精砌塊項目
案例簡介
廣州市建邦建材有限公司使用本項目技術生產的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材產品質量指標符合《蒸壓加氣混凝土板》(GB/T 15762)標準要求,產品應用在佛山、廣州、深圳、珠海等地重要工程項目。
達到的標準或性能要求
高精砌塊質量指標符合《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T/GZQC 001-2020);
板材質量指標符合《蒸壓加氣混凝土板》(GB/T 15762-2020)。
業主單位
廣州市建邦建材有限公司
投運時間
2019年
工藝流程
原料制備→(鋼筋網籠制作)→配料澆注→靜養、翻轉、切割→入釜蒸壓養護→出釜、成品打包
運行情況
生產產品摻入工業固廢75%,可處置工業固廢約13.5萬噸/年,產品質量優于相關標準要求。
原標題:環保新質生產力 | 利用工業固廢生產建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