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借鑒和推廣先進經驗,加速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對理事會成員單位產出的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實踐案例進行了總結凝練,形成了《2024年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案例集》,現予發布,供廣大讀者參考、學習和交流使用。
案例來源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應用場景
案例簡介
我國鋰離子
電池的生產量、消費量、報廢量均居全球首位,大量報廢鋰電池已成為一類新型的城市固廢,其處理難度大、回收成本高嚴重制約了鋰電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過程所)研究團隊與寧德時代、邦普循環、華友鈷業等單位聯合完成“全過程優化的鋰電固廢高效低碳處理技術與應用”項目,基于鋰電固廢有價組分短程循環利用與全過程綜合控污的創新思路,突破“多組元精準分離一多金屬梯級提取與短流程材料再造一介質循環與伴生組分綜合利用一多單元集成優化”等多項關鍵技術并進行系統集成,形成了全過程優化的鋰電固廢高效低碳處理標準體系。
目前,該項目成果已在50多項工程中應用推廣,處理量占國內總處理量的60%,占全球總處理量的37%,奠定中國企業的國際領先地位,為助力
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榮獲202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成果的大規模應用,實現了鋰電固廢處理成本降低 20%以上,鋰回收率由 70%提升至95%,短流程工藝直接制備合格電池材料,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環境效益;酸、堿濃度由8%提高至12%以上,可直接用于鋰電回收利用生產過程,實現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來源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化案例 | 鋰電固廢技術聯合研發,助力中國企業國際領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