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決策部署,自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深化政策舉措,多措并舉為企業紓困解難,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現對相關典型案例予以發布,供交流借鑒。
江西省找準執法和服務著力點,制定出臺《生態環境分類執法監管辦法》,不斷優化執法監管方式,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分類監管模式實施以來,江西生態環境執法實現執法效能、企業獲得感、環境質量“三個顯著提升”。
ABC分類:精準畫像優監管
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根據排污單位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行業類別以及相關環境管理要求科學精準“畫像”,江西將排污單位分為A、B、C三類,不同類別的排污單位采用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和檢查方式,對A類“無事不擾”、B類“適度監管”、C類“重點盯防”,有效防范“運動式”“拉網式”等簡單粗暴“一刀切”做法,實現生態環境“分級診療”。2024年,全省精準對54737家排污單位進行分類,將76%的企業納入A類管理,有效減少企業現場檢查頻次,既提升了執法效能,又優化了營商環境。
動態調整:激勵引導促提升
建立“能上能下”動態調整機制,實行“守法升級”和“違法降級”動態調整機制,引導企業主動治污。將分類執法監管與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雙隨機、一公開”機制有機融合,鼓勵以非現場檢查的形式進行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執法干擾,將各項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到實處。位于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某公司是一家排污許可簡化管理的民營企業,應當列為B類排污單位,需要同時接受市、縣兩級的雙隨機監管。但是由于該企業信用等級高且環境守法意識好,贛州市將該企業調整為A類排污單位,檢查頻次明顯降低。
綜合施策:剛柔并濟助發展
堅持寬嚴相濟的原則,兼顧柔性執法和嚴格執法,對民營企業實施“執法+服務”雙輪驅動,組建體檢服務團,針對中小企業技術短板和環保難題,提供“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幫助企業降低治污成本,提升環保管理水平。某民營企業屬于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的排污單位,被列入C類排污單位。吉安市安排執法人員對該企業開展一次全面的“體檢式”幫扶,對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全過程體檢,指導企業制定整改方案,有效消除企業的環境風險隱患,助力企業長效高質發展。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編輯 | 廉偉
原標題:54737家排污企業、ABC三類,分類執法監管好在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