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借鑒和推廣先進經驗,加速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對理事會成員單位產出的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實踐案例進行了總結凝練,形成了《2024年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案例集》,現予發布,供廣大讀者參考、學習和交流使用。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深耕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案例來源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應用場景
水體關鍵致病性微生物高效低成本檢測
案例簡介
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簡稱“兩蟲”)是常見的水介傳播耐氯致病性微生物,具有極高的公共衛生風險。2006年,我國將“兩蟲”列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但相關檢測方法完全依賴美國EPA 1623標準,需使用昂貴的進口耗材與設備,檢測成本高達3000元/樣,嚴重限制了在國內的普及與應用。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生態中心)在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及其他國家項目的支持下,經過10余年的技術研發,成功開發出基于濾膜濃縮/密度梯度分離熒光抗體法”的“兩蟲”檢測方法,檢測成本降低為 EPA 1623方法的30%,相關方法已納入《城鎮供水水質標準檢驗方法》CJ/T141-2018,并順利通過衛健委驗證。
同時,生態中心與北京華科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科儀)合作,進一步開發了“兩蟲”檢測自動識別系統及高通量樣品前處理設備,集成了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和4軸聯動顯微掃描,取代傳統費時費力的人工識別,徹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核心裝備和技術獲得2021年BCEIA金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入選工信部《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及《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科學儀器2021》,有力支撐了《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GBT/5750-2023》的實施。
截至2024年底,生態中心與華科儀合作建設的“兩蟲”設備產業化基地產能已達到100套)月,相關產品已在全國范圍內的疾控中心、供水監測站及科研院所等近百家單位成功應用,并銷售海外100套/年。相較于進口設備,該產品將市場價從120萬元以上降至60萬元左右,單樣檢測成本下降2000元以上,每年可為單個用節省超300萬元。基于此技術成果的支撐,我國相關機構顯著提升了“兩蟲”檢測能力,有效保障了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生物安全。
來源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化案例 |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耕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