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肉廢水處理設備廢水中主要含有血液、油脂、碎肉、畜毛和糞便等污染物,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該廢水呈褐紅色,具有較濃的腥臭味。廢水排放量為2 000 m3/d。設計出水水質要求同時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457—92) 的一級排放標準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 的一級排放標準,處理難度較大。
洗肉廢水處理設備
2 工藝設計及主要構筑物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首先通過隔油沉淀池來收集、清除廢水中的油脂,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進水負荷,確保達標排放,還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鑒于屠宰車間水質水量變化大,為保證生物處理設施進水水質水量均衡,設置了均衡調節池,采用預曝氣使廢水中微小顆粒物質相互碰撞、粘結,產生絮凝作用,有利于沉淀分離,同時可將廢水中H2 S等有害氣體吹脫。氣浮法能有效地去除廢水中呈乳化狀態的油,同時去除由油類物質引起的COD。采用計量泵投加PAC 與PAM,以提高氣浮效果。為提高廢水的BOD5/COD值而設置了水解酸化池,其作用在于使結構復雜的不溶性或溶解性的高分子有機物經過水解和產酸,轉化為簡單的低分子有機物,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并提高生化系統的耐沖擊負荷能力。
生化系統采用A2/O + MBR 組合工藝。A2/O工藝去除氨氮的效果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具有去除率高、運行穩定、成本低的特點。MBR 集膜的高效分離和生物降解于一體,是將污水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采用膜組件代替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的二沉池,可進行高效固液分離,克服了傳統工藝中出水水質欠穩定、污泥易膨脹等不足。生物反應器內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硝化能力強,污染物去除率高,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去除氨氮。MBR 池出水進入消毒池進行消毒后,可達標排放。
表2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3 運行效果及分析
3. 1 運行過程分析
①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單元采用缺氧狀態運行,溶解氧(DO)控制在0.2 ~ 0.5 mg/L。池內設有高效組合填料。
監測結果表明,水力停留時間過長會使出水VFA 濃度升高,對后續處理不利,而且酸化時間>9 h 時,水解速度開始變緩。因此,從經濟性考慮,水解酸化過程中水力停留時間宜控制在9 h 內; 另外,適當增加污泥濃度有助于COD 的去除,但污泥濃度不能太高。
②厭氧池
為強化傳質效果,采用攪拌方式。由于污泥量大,沼氣上升產生的推動力不足,而利用水泵打回流的方式攪拌容易吸入空氣,造成DO 值升高,破壞厭氧微生物的生存環境,所以在池內設置潛水攪拌機。
控制池內氧化還原電位(ORP) 值<-250 mV。
③缺氧池
缺氧池內設軟性組合填料,安裝間距為150 mm× 150 mm,填料支架為槽鋼,采用螺紋鋼制作,安裝高度距底部1.2 m,上部距液面0.3 m。池內設潛水攪拌機。由于MBR 池內混合液回流帶來硝態氮,需控制池內ORP 值<-100 mV。
④ MBR 池
MBR 工藝采用平板膜組件。膜組件在蠕動泵抽吸作用下間歇出水,膜單元的曝氣裝置置于膜片下方。MBR 池內安裝穿孔曝氣管,采用鼓風機曝氣,設置變頻器實現曝氣量的實時調整。平板膜組件在安裝過程中將加藥管路與抽吸管連接,定期進行在線藥洗即可滿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另外,間歇式抽停方式可有效減緩膜污染,由PLC 自動控制系統調節。當抽停時間分別為12、4 min 時,系統能保持膜過濾性能的穩定。
3.2 運行效果
調試運行結束后,出水水質基本穩定,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排放標準,具體處理效果見表3 (連續5 d 監測結果平均值) 。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 工藝處理肉類加工廢水,處理規模為2 000 m3/d。工程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處理效率高,zui終出水COD、BOD5、SS、氨氮、動植物油分別低于30、10、20、5、10 mg/L,同時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 一級標準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一級標準,處理后的水質良好且穩定,可以直接回用。該工藝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并適合在北方地區的冬季正常運行。